长枪兵作为反骑兵的核心单位,其强度与所属文明的特性密切相关。综合兵种属性、科技加成及实战表现,哥特长枪兵凭借极快的生产速度和低廉成本成为最实用的选择,而日本长枪兵则因高攻速在单兵作战中效率最高。缅甸长枪兵拥有额外攻击力加成,斯拉夫长枪兵具备践踏伤害的独特优势,拜占庭长枪兵则因高盾防在对抗远程单位时表现突出。
哥特文明的军事优势集中体现在步兵生产速度上,其兵营工作效率提升20%的文明加成,配合独特科技无政府状态(允许兵营训练近卫军),使得长枪兵能够以近乎爆兵的方式快速成型。尽管哥特长枪兵缺少第三级防御升级,但超低资源消耗和集群作战能力足以弥补个体防御的不足。
缅甸长枪兵的强势源于文明特性步兵每时代+1攻击,帝王时代满科技时长枪兵基础攻击力可达8点,配合对骑兵的附加伤害,能迅速击杀圣殿骑士等高血量单位。斯拉夫文明的贵族铁骑科技为长枪兵提供了溅射伤害,使其在面对步兵混编部队时具备范围输出能力,而拜占庭长枪兵凭借步兵盾防+1的组队加成,能显著减少敌方弓箭手的伤害,在推进战中存活率更高。
选择长枪兵强势文明时需结合地图类型与对手策略。封闭地形中,斯拉夫和哥特的集群优势更易发挥;开阔地图则适合日本或缅甸的高效单兵作战。若对手频繁使用骑兵文明,拜占庭的性价比更为突出。需注意长枪兵作为廉价单位,需避免单独行动,通常需配合弩手、投石机等远程或攻城单位协同推进,以弥补其机动性不足的缺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