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时使用两支部队作战需要合理规划进攻节奏与兵力分配。核心操作方式是先派出第一支部队攻击目标,若首战未能全歼守军或陷入胶着状态,则需在5分钟内迅速派遣第二支部队接替作战。这种战术的关键在于把握时间差,利用守军兵力尚未恢复的间隙发动连续打击,避免因战斗间隔过长导致敌方恢复战力。两支部队的兵力配置需保持均衡,主队建议采用高输出阵容,副队则可侧重补刀或控制功能,确保整体作战链条的完整性。
战术执行过程中需重点关注部队的体力与武将状态。第一支部队若因重伤退出战斗,必须立即由第二支部队填补空缺,否则可能导致进攻中断。侦查敌方守军配置是必要前提,通过预判敌方阵容弱点调整己方兵种克制关系,例如用枪兵压制骑兵后,再用盾兵应对后续弓兵残部。两支队伍的武将技能搭配也应形成互补,主队优先携带高爆发战法,副队则可配备治疗或减伤类技能以维持战线稳定。
进阶应用中,两支部队可实施分工作战。例如主队专攻城池守军,副队同步占领相邻资源地,实现资源掠夺与战略要地控制的双重目标。需精确计算行军时间,确保两处战场节奏协调。对于高级领地,可采取主队消耗、副队收割的策略,即主队将守军兵力削弱至临界值后,副队以低战损完成最终占领。这种打法对兵力储备要求较高,建议单支部队兵力不低于1万以应对突发战况。
协同作战的稳定性依赖队伍培养深度。主力队伍应优先配置核心武将与S级战法,副队则可选用性价比高的A级战法过渡。开战前需检查武将体力值,避免因体力不足影响连击效果。若主队频繁出现战平,说明输出不足需调整战法配置;若副队屡次战败,则需提升其生存能力或改用防御型阵容。长期发展来看,扩充队伍数量至三至四支能显著提升战术灵活性,但需平衡资源消耗与战力提升的关系。